1 选题与设计
1.1 选题 良好的选题是成功的第一步,是最关键和最大的一步。
1)要从程式上做到先积累资料、选题、查新,最后确认选题。这一步做好了,也就成功了一半。而后进入设计、实施、再查新、总结写作就容易得多了。
2)积累自己的实践资料。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并记录自己经手的基础实验过程数据的临床资料,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行整理、归纳,能很容易提出新问题。例如选择实践中遭遇的难点,设计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实用的课题。
3)持久和系统地收集料、查阅文献,要坚持跟踪了解国内外对类似选题的研究动向和进展情况,深入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只有精通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进展情况,才能得到有价值的选题。例如选择新近发展较快而尚未被熟悉和重视的新颖和前沿的课题。
4)在文献缝里选题,如通过文献启发选题,通过阅读与检索文献寻找科学领域的空白点。
5)从多学科的融合中提出新问题,选出新方向,即从学科的边缘交叉区选题。
6)移植其他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向进行应用,是科研选题的重要方法。
7)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是选题的极好机会。
8)在国家题目中选题,包括国外的公开选题。
2 论文品质
2.1 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论文要“有理、有据”,是医学科研论文的生命,不管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方面的论文,其目的都是在于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因此必须要求具备科学性。科学性论文首先要科研设计合理、资料真实可靠、实验与观察客观无误、统计分析运用正确、讨论解释逻辑严密且符合实际。
2.2 创新性 创新是医学科研论文的灵魂,是论文的“亮点”。其重要的标志就是看有无新技术、新理论。创新性是医学论文的核心,是衡量医学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
2.3 逻辑性 逻辑性即运用逻辑推理正确分析存在的客观规律,最好再引据前人的成果加以佐证,从而得出可靠、可信的结论。真正严密的逻辑还体现在作者应重视对副面的和阴性的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必要时要设计对副面的问题进行评估。
2.4 规范性 为了利于交流,特别是随着文献信息的储存、检索、加工和传递计算机化,医学论文必须格式化、标准化。目前已有了较为成熟和统一的国际化的规则,只要认真学习和执行即可。实现规范性的捷径就是按国家标准结合所投杂志的稿约要求撰写文稿。
2.5 实用性 在理论上具有学术价值,同时有现实意义即应用的可操作性。通俗讲就是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即使是基础研究也应该具备应用前景,事实上基础研究的应 用价值往往更加广阔、深远和意义重大。
2.6 文字水平 达到了科学、创新、逻辑、规范的要求后,最好还要能够以简明、扼要、流畅的文笔进行写作,使文章简明清晰、文理通顺。
3 投稿与著作格式
3.1 投稿
3.1.1 投稿前完善全文格式 文章能否刊出主要看质量,但也不可忽视投稿这一重要环节。稿约是各种医学杂志编辑部为使来稿符合该刊的性质、任务、内容的编排格式而制定的指导文件,投稿者务必参照稿约规定写稿。
3.1.2 针对性投稿 了解拟投杂志的专业特点、稿约要求等非常重要。每种刊物选文均有侧重点和特色,即是其办刊宗旨。稿件如果符合所投刊物的办刊宗旨同时又具备科学与创新性等基本要素,就比较容易被录用。最常见退稿原因有:科学性差,文章雷同无新意,格式不规范,不符合所投杂志宗旨。
4 写作要领
4.1 医学论文写作主要项目
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6)材料和方法(或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
4.2 写作原则
要求简明扼要、文题相符、主题突出、逻辑严谨、格式规范。在文字表述上力求结构合理、简洁畅达,尽量少用修饰、粘着词,要惜墨如金。这样的文章才有说服力而且吸引读者阅读。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科学解释与评价,揭示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讨论应有的学术内容:
1)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说明创造性、先进性及实践意义。
2)对本研究的优势和缺陷都进行评价和分析,决不回避对副面的和阴性的结果进行探讨,也许会因此引入真正重大的发现。
3)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5)指出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设想、建议。
京ICP备18012487号-10?Copyright © 医学期刊网 版权所有? XML地图|网站地图